微信公众号
首页 ›  信息服务  ›   市场行情
短期需求打乱购销节奏 稻米市场且慢兴奋
短期需求打乱购销节奏 稻米市场且慢兴奋
时间:2021-11-09    来源:粮油市场报

11月1日,商务部发布《关于做好今冬明春蔬菜等生活必需品市场保供稳价工作的通知》,鼓励家庭根据需要储存一定数量的生活必需品,满足日常生活和突发情况的需要。这一消息发布后,立即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并被过度解读,引发了多地的大米抢购风波,带动超市、粮油店、便利店及线上大米销量激增,大米加工企业一时陷入了赶工和发货中,库存消化加快,行业也一扫此前的阴霾,整体出现购销两旺局面,推动稻米价格小幅上涨。

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可以增强我国粮食生产能力,提高粮食生产水平。而藏粮于民,可以减轻国家储备压力,增加全社会储备量,节约社会资源,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应该说这是一个很有前瞻性的举措。近年来,一有风吹草动,各地就会频繁上演抢购粮食等风波,主要原因就是居民家庭的食品储备偏少,一遇上突发事件就担心自家的“米袋子”不安全。如果每户家庭都保有一定量的食品储备,那就不太容易发生因一时一事的影响而出现粮食抢购现象。因此,适度地增加老百姓的粮食储备很有必要。但要有序引导,循序渐进,以免给社会造成新的不安定因素。

本次稻米市场虽因消息刺激,导致短期大米需求因抢购而超预期增加,推升了稻米价格,短期看来对市场有利,但从长期来看,实为短多而长空,市场不宜过度兴奋。

一是居民抢购透支需求。当前正值国庆过后,而元旦春节未至的大米需求淡季,稻米市场 一般也较为低迷。但在商务部消息发布后,大米市场如同打了“鸡血”,从11月2日下午开始,多地出现了抢购潮,大米、粮油、猪肉和面粉这几种商品一下子供不应求,导致部分商品补货不及时而出现暂时缺货,反过来又加剧了居民的抢购心理。很多居民购买了几个月甚至半年以上的口粮,部分居民甚至出现了非理性购买,如网上曝出有江苏个别市民甚至一次性购买了600斤大米。即便存在部分代人采购,也大大超出了日常的大米需求,存在过度储备现象。居民抢购而导致的过度大米储备,等于是透支了后期的大米需求,预计抢购过后的一段时间内,大米需求可能会更加清淡。实际上,这种抢购现象也只维持了三天左右的热度,在官方的引导和辟谣下,加上国内食品供应充足,后期大米购销已恢复正常。 

当前正值稻谷收购旺季,在稻谷产大于需的情况下,大米需求因日常储备和应急储备增加,对加快稻谷收购自然是好事。若居民的常态化储备能一直保持,稻米市场的供求关系将得到很大的改善,国家不用收那么多的托市稻谷,而农户的稻谷可以及时变现,居民又储备了一定的大米,增强了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可谓是多赢的局面。但居民在市场重归平静后,可能又会对储备这么多大米感到后悔,认为储备大米既占地方,又不好保管。而大米在储备一段时间后食用口感会下降,储存不当还容易变质,将导致后期居民储备大米意愿可能下降,重新回到以前的生活常态。双重制约下,后期大米需求可能更为清淡。

二是农户惜售心理增强。今年化肥农资价格出现大幅上涨,种粮成本持续增加,而稻米价格却持续低迷,农户种植水稻收益同比下降,甚至无利可图,现价出售稻谷本不情愿。无奈稻米市场节节下跌,现实比人强,农户不得不忍痛贱卖一部分稻谷以应急。当前食品抢购潮的突然出现,使得农户对后期的稻米行情产生了新的期待,希望能够复制上年市场走势,增加收入。加上当前多地已启动了托市收购,稻价再低也低不到哪儿去。因此,短期农户惜售心理会有所增强,在收购旺季新稻出售进度可能放慢,导致农户存粮水平偏高。例如,安徽省在11月3日日均稻谷收购量达到高峰,但随后两天出现了五成左右的降幅,托市收购、国企收购和非国企收购均出现减少。

三是托市收购可能减少。由于今年稻谷产量再度丰收,产大于需,稻米市场持续走弱。为化解供需矛盾,保护农户种粮收益,国家启动了托市收购,目前已有6个省份启动了托市收购。特别是河南、湖南与湖北于11月3日触发托市收购条件而启动托市收购。在商务部这一突发消息刺激下,稻谷收购价格出现了上涨,虽然幅度不大,但对于刚启动托市收购的部分主产区来说比较尴尬。部分主产区将因收购价格的小幅上涨而面临市场价高于最低收购价的可能。加上农户惜售心理增强,使得最低收购价收购的稻谷数量可能达不到预期。因产大于需而结余的新稻不一定会被托市收购。如此,在收购旺季结束后,稻谷市场后期或将面临较为严重的供应压力。

四是影响节粮减损效果。我国是制造业大国,也是粮食生产大国,每天150万吨的稻谷加工能力和80万吨的小麦加工能力,一天的加工量可以供全国人民吃两天,完全有能力满足老百姓的日常口粮需求。况且我国在温饱时期都有能力保障老百姓的食品需求,何况现在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更强了。即使遇上最严重的地震,只要能挺过三五天,国家的支援一定会源源不断而来,根本不用担心食品短缺,因此,不宜盲目鼓励居民增加大米储备。由于大米具有一定的保质期。如果保管条件不好、保管不当,大米变质速度将会加快。加上大米存放时间过长,不但食用口感下降,营养价值还会流失,也是一种浪费,不仅与满足居民美好生活需要、提倡食新食鲜的趋势不合,也不符合节粮减损的精神。

因此,藏粮于民虽然有利于确保我国粮食长期安全,但要加强引导,做好宣传,指导帮助民众正确掌握日常食品储备的品种,比如应急食品配备哪些,日常口粮储备哪些;指导帮助民众正确掌握食品储备数量,比如应急食品配备多少天的量,日常口粮储备多少天的量;以及如何进行储备,如何进行新陈轮换,避免损坏,减少粮食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