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首页 ›  信息服务  ›   市场行情
南北新豆全面登场 质量价格各有千秋
南北新豆全面登场 质量价格各有千秋
时间:2021-09-30    来源:粮油市场报

南北产区新豆全面上市,质量和价格不尽相同。湖北西部主产区大豆质量优良率较高,价格已进入合理区间;江苏豆区优质豆源上市量大增,价格快速下行;豫皖及东北产区收获范围日益扩大。

湖北西部大豆主产区田间收获基本结束,总体质量优良率是历史上最好的一年,也是总产量最高的一年,目前产区内豆源余量依然较大。随着外围上市区域扩大,湖北各地迅速调整价格,至上周末价格已进入合理区间。最新消息称,中粮集团华南直属库正在产区调研,有意向介入湖北豆收储。

江苏豆区优质豆源上市量大增,价格快速下行。南通、盐城、东台、兴化、淮安等16个市县收获面积将继续增加,而且豆源质量较好。本周,装车报价一旦跌至6720~6760元/吨,便有望逐渐企稳。中粮集团可能在主产区也有收储计划,但因优质豆源价格过高,或放弃收购。

河南许昌、周口和安徽阜阳、颍上及其他地区收获范围逐渐扩大,虽然上市价格有一定“诱惑力”,但豆源水分较大,早熟大豆蛋白含量偏低。安徽上市区域均已出现抢购主体,现行6100~6200元/吨的高水分豆,有可能在国庆节期间继续拉高。国庆节期间,一场大范围的降温将覆盖黄淮海豆区,山东、河北产区预计将在10月10日以后集中收获。

东北产区收获范围日益扩大,国庆节期间将进入高峰,各地上市豆源感观不错,但蛋白含量不乐观。收购价格明显高于预期,毛粮收购价5400~5500元/吨,贸易商虽然谨慎,但期货远月合约上周跨过6000点,加上国储9月28日再次启动大豆购销双向竞价交易专场,新粮集中上市期即到,贸易商仍在“纠结”高开的行情。

鄂豆短暂“失宠”

稳后偏弱运行

除苏北优质豆源直接影响湖北早熟豆和“冀豆12”外,湖北西部主产区晚熟大豆经过调整后,价格已经进入合理区间,其干度达到安全储存值。豫、皖、鲁、冀产区豆源蛋白含量无法与之相比,现在入市的豫皖大豆水分高2%~3%,蛋白含量低2%~3%,尚难取代湖北豆。

湖北豆经过近期偏弱调整后,10月底会有逐渐向好态势,但各地经营主体短期不宜挺价,关注销区市场动态和外围豆区的价格变化。

湖北西部豆区总体质量优于东部的黄梅、武穴、黄冈和毗邻的皖南。由于质量和水分不同,东部地区主流装车价6200~6360元/吨,干度和质量较好的豆源装车报价6400~6500元/吨,基本呈有价无市状态。由于大批豆源“归堆”,流通大幅下降,价格下行通道开始打开。上周末,安徽北部已有人员进入该区域,以散装毛粮5700~5800元/吨的价格倒运。

湖北东部产区大豆蛋白含量低于西部,在43%~44.5%之间,水分在14.5%~15.5%之间,手工豆水分仅13%。而西部主产区晚熟大豆进入收获期后,天气状况较好,收购主体将入市大豆水分严控在13%~14.5%之间。现行统货装车价6300~6360元/吨,优质类6360~6460元/吨。这类豆源蛋白含量在44%~45.5%之间,唯有苏北“杂花豆”品质与其相当,但缺乏价格优势。

湖北江汉平原豆源市场流通量仅占总产的1/3多,大批豆源除滞留在收购主体仓中外,农户惜售也占很大比例。由于今年中晚熟豆品质较好,早熟豆“537”的价格较高,目前当地雨前、雨后豆报价不同,但总体在7200~7500元/吨之间;优质“冀豆12”主流装车价6760~6880元/吨,终端加工油炸类制品完全可以用其替代,苏北上市品种质量和价格明显优于“冀豆12”。因此,湖北“冀豆12”品种若欲反弹,需看苏北豆“脸色”;早熟“537”缺乏价格优势,优质晚熟豆将率先出现阶段性反弹,若收储成真,或提前反弹。

豫皖赌市“埋伏”

有助苏北企稳

河南许昌、周口、漯河地区上周已有小面积零星上市,这类早熟豆入市后水分高达17%~18%。本周天气转晴后,大豆水分也难以达到安全范围。

9月24日,一场强降雨导致很多低畦田水漫大豆棵,平顶山和南阳一些乡镇不同程度受灾。许昌收购商毛粮开秤价5500元/吨,不分干湿收购,目前干度稍好的大豆价格为5800元/吨。启动收购的商户积极销售不安全水分豆源,装车价仅6100元/吨,而水分略好的6200元/ 吨也不愿出售。上述产区集中收割或在国庆节期间,而10月4日后便会出现降温天气,晾晒指数降低,上周入市的豆源蛋白含量多在41%左右。

安徽阜阳、固镇、淮南等淮河流域已有零星上市,颍上县较为集中,“大乳白”品种最早上市,装车价6600~6700元/吨;杂豆类主流装车价6100元/吨,但筛选条件较差,仍以抛筛为主,南方市场采购较少,省内周边地市小车装运较多。至上周末,外围淮北、涡阳、利辛的经营商已逐渐介入,多数拉回毛粮经二次筛选加工后流向市场,装车报价6300元/吨。

安徽集中收获期与河南相当,均将在国庆节期间展开,且大多在大幅降温后进行。由于河南和皖北大豆面积降幅较大,加上河南部分主产区多次出现水灾,今年产区内有许多主体对未来豆市明显看好,筹资租库、囤积赌市的主体已经“跃跃欲试”。预计集中收获期毛粮收购价将由5700元/吨拉升到5900元/吨,净粮装车价将由6100元/吨向6200元/吨快速递进,10月中旬向市场流通的优质豆价格有望达到6400元/吨。之后大批主体转向晚上市的山东和河北豆区可能性较大。

安徽、河南产区出现上述预期的概率较大,对跌势中的苏北优质豆区有较好的辅助效应。苏北的南通、盐城、东台、大丰、兴化、泰州、淮安、宿迁等16个市县,装车价由上市初期的7300元/吨日益下行。上周末收获范围扩大,收购商压力倍增,上周主流装车价由周一的6960~7000元/吨,至周日已跌破6800元/吨,预期企稳值在6720~6760元/吨之间,原因是河南、安徽收获期推迟,“参战”主体一旦启动囤积赌市,“弥漫”的“烟雾”将会阻断江苏优质豆下跌趋势。届时,将会以稳中运行的态势与湖北豆同行,此情形不涉及中粮入市,若启动意向收购,便会提前企稳反弹。

国储再抛“绣球”

东北开局不利

东北新季大豆陆续上市,国庆节期间将全面进入收获高峰。就在贸易商对开秤价举棋不定之际,国储却用不同方式拍卖或双向竞价交易的形式给产区带来更多“纠结”。9月28日,中储粮油脂公司重启双向竞价模式投标,与之相呼应的是,期货远月合约也在此时大幅上涨,跨过6000点后,吸引参与主体眼球。新季豆开秤价受国储第一轮拍卖底价影响,当时的期货价格仅5760~5860元/吨,各地收购价在5400~5500元/吨已经很谨慎了,现在期货大幅上行,而产区塔选后的商品豆,因水分偏大和蛋白含量偏低,市场报价5760~5800元/吨,成交甚微。

黑龙江巴彦县因疫情扩增,明显抑制关内主体在新粮上市期间介入采购。产区贸易商在集中收获高峰来临之际,对收购价格依然“纠结”,受期货远月行情的提振,上周末已有不少地方将毛粮收购价提到5500元/吨,但很多豆农却把已收获的豆源拉回家中晾晒后待价,而不是直接从田间拉至收购网点售卖。

从感观上看,近期产区收获的豆源色泽正常,颗粒均匀,但可分离的大粒占比较少,蛋白含量偏低,许多地区测量结果38%~39%的占主流,之后集中上市的豆源能否有所改观值得观察。

东北产区毛粮收购价会不会达到5600元/吨以上,要看贸易商情绪,若达到此价,赌市心理则会削弱。塔选后的商品豆装车价达5900元/吨以上,流入长江以南或西南市场的成本将达6300~6400元/吨,与关内豆的价差缩小到极值,终端则会倾向于关内豆源消耗。农户惜售将拉长收购周期,高收市场承受度降低,而低收农户却惜售,面对这种不利的开局,贸易商宜保持冷静,5500~5600元/吨的毛粮收购价,仍需视运输优劣势区域进行不同的操作,不宜盲目追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