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首页 ›  信息服务  ›   市场行情
麦价处于阶段高位 再涨不易下跌也难
麦价处于阶段高位 再涨不易下跌也难
时间:2021-09-08    来源:粮油市场报

目前小麦价格已基本涨至阶段高位,短期续涨空间有限。但受成本驱动、需求回暖的支撑,小麦价格下跌的可能性也很小,预计稳为主流、高位区间震荡的市场格局将会延续。

进入9月份以来,受“双节”临近影响,制粉企业小麦采购增加,加之市场质优粮源同比偏少,国内小麦市场依旧保持高位有涨态势,华北地区小麦价格1.30元/斤已不再是“坎”。

新麦价格高位稳中有涨

夏粮集中收购已进行了3个多月时间,由于今年产区部分地区小麦受灾较重,近期市场质优小麦流通粮源下降较快。需求回暖,尤其“双节”前的补库,使得制粉企业小麦采购增加,市场双重支撑促使小麦价格阶段性偏强运行。

当前,河北邯郸制粉企业容重780g/L以上、水分12%的新产普麦收购价1.295~1.305元/斤,山东菏泽1.295~1.315元/斤,河南新乡1.272~1.305元/斤,江苏徐州1.29~1.295元/斤,安徽亳州1.28~1.285元/斤,较8月底上涨0.005~0.01元/斤。华北地区小麦价格已纷纷踏入1.30元/斤关口,个别企业1.30元/斤以上继续探高。

主产区优质小麦价格维持稳定,河南郑州“郑麦366”收购价2710元/吨,山东菏泽“济南17”收购价2750元/吨,河北石家庄“藁优2018”收购价2760元/吨,与8月底持平。

据市场反映,当前农户手中小麦已经不多,市场粮源多在基层粮点和贸易商手中,对于处于高位的小麦市场,贸易商心态不一。      

大部分贸易商认为,目前小麦价格已经基本达到售粮的心理价位,也基本达到当前阶段加工企业的收购心理价格上限,短期内小麦价格将保持高位震荡态势,向上向下都难有较大突破,为秋粮收购腾仓腾资金,小麦销售积极性提高。

不过也有部分贸易商认为,夏收小麦价格高开,收购库存成本普遍偏高,加之今年受灾较重,质优小麦数量同比偏少,认为后期仍有上升空间,手中仍有大量小麦未售,待价而沽心理较强。

储备采购影响市场心理

据市场反映,近期各级小麦储备轮入的大头基本已招标完成,粮库政策性采购数量呈现逐步减少趋势,但由于采购价格保持高位坚挺,对当前小麦市场仍有较强的心理影响。

8月31日,山东省储小麦竞价采购7.5万吨,成交率100%,平均单价2764元/吨,最低价    2755元/吨,最高价2770元/吨。广州市番禺粮食储备有限公司市桥分公司委托采购2021年山东、河北产二等白麦1万吨,全部成交,起点价2880元/吨,成交价2880元/吨。

9月2日,广东省粮油储运公司委托采购2021年产三等白麦6600吨,起点价2860元/吨,成交价2860元/吨;佛山市高明区粮食储备公司委托采购2021年产三级白麦5133.007吨,全部成交,起点价2900元/吨,成交价2880元/吨。

玉米小麦差价继续缩小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玉米、小麦价格倒挂,大量小麦进入饲用领域。但随着稻谷去库存力度加大,进口玉米及高粱、大麦等玉米替代品供应充足,新年度饲料企业小麦用量可能减少。

有机构预估,2021/2022年度小麦饲用需求量3620万吨,较上一年度减少380万吨,减幅9.5%。因2021/2022年度小麦品质分化,存在部分毒素超标、雨后麦以及水泡麦等,饲用需求预计仍将维持高位。由于饲用小麦价格相对偏低,对小麦市场的拉动效应较之前已有所减弱。

进入9月份后,新玉米将陆续上市,玉米市场进入新陈过渡阶段。目前玉米市场供应量逐渐增加,但需求端仍然低迷,供需宽松造成后市玉米价格预期看弱。从今年玉米生产情况来看,种植面积增加和整体长势较好,秋粮丰收也基本定局,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利空后期玉米价格。      

监测显示,目前华北地区玉米主流报价2660~2760元/吨,近期的阴雨天气没有阻挡住玉米落价的步伐;而当前华北地区小麦主流报价在2560~2610元/吨,与玉米的价差为100~150元/吨。随着秋粮上市量增加,玉米价格还将有下行空间,小麦与玉米的价差将继续缩小,或将导致小麦饲用替代需求进一步减少,小麦的消费主力或回归制粉企业需求。

市场影响因素博弈均衡

据市场反映,近期市场多空因素较为均衡,虽然面粉厂开机恢复使得企业对小麦的需求增加,但部分贸易商为筹划秋粮收购,出售小麦积极性相对提高。目前小麦价格整体处于阶段高位,预计短期单边行情大幅波动的概率很小,上有压力、下有支撑,再涨不易、下跌也难。

市场支撑因素:一是今年小麦高开后迅速高走,致使大部分贸易企业建立库存的成本较高。部分贸易商反映,前期建仓基本在2500元/吨左右,后来达到2500~2560元/吨,而经过两三个月的存储,成本也在不断增加,高企的库存成本将支撑市场小麦价格。二是今年小麦收获期主产区多个区域遭遇异常天气,小麦质量受到影响,市场质优小麦数量相对减少。目前夏粮集中收购已进行了3个多月,市场普遍反映高质量小麦批量采购难度加大。三是随着天气转凉,面粉阶段性需求好转,加之中秋、国庆“双节”临近,制粉企业开机率提高,小麦采购增加。

市场抑制因素主要是国内小麦市场供需基本面相对宽松,不具备大幅上涨条件。相关机构预计,今年我国小麦产量达到1.34亿吨,进口或接近1000万吨,消费量在1.38亿吨左右,供应总量略大于消费总量,年度结余600万吨左右。

尽管当前小麦收购量高于上年同期,但今年小麦产量增加,加之夏收托市收购没有启动,政策性小麦收购数量总体有限,当前基层粮点的余粮数量同比较多。进入9月份后,随着新玉米陆续上市,部分贸易商为玉米收购腾出资金和仓容,加快小麦阶段性出库速度。

小麦进口成本不断拉升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7月份我国进口小麦88万吨,同比减少5.2%;1月至7月我国累计进口小麦625万吨,同比增加45.9%。

入夏以来,全球多个地区频繁遭遇极端天气,引发市场对于小麦供应的担忧,国际小麦价格出现大幅上涨。国际谷物理事会(IGC)的数据显示,今年小麦出口价格上涨46%。据了解,尽管全球小麦减产、价格上涨对我国小麦供需基本面没有产生明显影响,但也相应增加了小麦进口成本。

去除加征关税后估算,8月27日,10月至12月软红冬麦进口成本为2900~2950元/吨,硬红冬麦进口成本2910~2960元/吨,高于南方国产小麦210元/吨,与国产小麦价格倒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