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后市场情绪回暖 玉米价格止跌反弹
自东北产区大雪过后,国内玉米价格出现持续反弹行情。因部分地区交通运输受阻,整体货运仍处于恢复过程中,直接影响产区周边及华北地区玉米供应。山东深加工企业晨间到车数量从11月初的1000车左右,下降至11月6日的最低值80车左右。而后虽然到车有所回升,近日已达日均900车左右,但市场情绪转暖趋势延续,加工企业纷纷提价收购。11月8日至17日,营口港平舱价格、绥化深加工企业到厂价格、潍坊饲料企业到厂价格分别从2610元/吨、2720元/吨、2310元/吨上涨至2630元/吨、2730元/吨、2330元/吨,涨幅为10~20元/吨。
中储粮采购对价格支撑趋弱
从采购力度上看,11月上旬玉米日均挂牌7万吨,11月中旬小幅下降至6.5万吨左右,略微减弱;成交率从11月上旬的53%增加至中旬的88%,提高幅度较大。由此看来,采购参拍热情提高,贸易商出货积极性明显增加。预计中储粮集中采购对价格的支撑力度将减弱。从销售力度看,仍主要来自进口玉米投放,场次投放均值20余万吨,11月内成交率约18%。后期主要关注中储粮采购数量和成交率变化趋势。
后期国内玉米或将近强远弱
从流通需求看,东北本地玉米消化量有限,仍有较大数量的外流需求,加之“地趴粮”购销未完全开启,随着后期物流条件好转,供给压力仍存。从南北港口库存来看,截至11月中旬,北方港口和广东港口内贸库存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60%和67%,给玉米价格底部带来一定支撑。从替代来看,芽麦和糙米将继续补充市场饲用需求,加之港口进口玉米库存供应充足,用粮企业对国内玉米或仍维持刚性采购,补库积极性不高。
综合分析,预测短期内在中储粮集中采购以及市场利多情绪的支撑下,玉米价格仍有小幅上行空间,但后期随着市场上量的反弹,若中储粮采购出现挂牌数量持续下降以及成交率不断上升,国内玉米价格将出现滞涨回落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