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份小麦行情分析
市场行情综述
进入10月,产区小麦市场博弈频繁,市场价格波动趋弱。终端消费持续低迷,制粉企业开工率处于中低水平,企业库存高且消耗缓慢。玉米价格持续下跌,小麦大规模饲用替代窗口关闭,制粉需求主导小麦市场定价权。
小麦生产情况
中央气象台监测显示,北方麦播区10月7日以来,大部多晴好天气,气温正常或偏高1-2℃,日照偏多3-5成,降水量接近常年同期或偏少3-8成,利于河南、陕西中部、甘肃东部过湿农田散墒。同时,北方麦播区气温偏高、降水偏少使土壤蒸发加剧,土壤墒情下降较快,河北和山西表层缺墒范围扩大,安徽也出现缺墒状况。截至10月末,北方麦播区表层缺墒状况与2022年同期相比,缺墒范围接近、但程度轻于去年。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显示,到10月末,全国冬小麦播种进度过六成半。其中,西北华北播种接近尾声。河南省农业农村厅统计,截至11月1日,全省小麦已播种7717万亩,占预计面积的90.5%,小麦已出苗面积4192万亩。
针对当前天气特征,10月30日,农业农村部发布小麦防旺长防冻害保安全越冬技术意见,意见指出,近期小麦主产区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小麦越冬期可能推迟,增加了小麦冬前旺长、病虫草害发生和冬春冻害的风险。各地要紧盯农时,围绕防旺长、防冻害、防病虫草(“三防”),强化冬前管理,培育冬前壮苗,保苗安全越冬,夯实明年小麦丰收基础。
市场供需情况
10月,小麦市场运行阶段性特征明显,行情涨跌快速转换。国庆期间,秋粮大规模收获上市,市场购销重点逐渐转向玉米、稻谷等品种,小麦供给下降,叠加产区大范围降雨影响物流,小麦市场价格短暂摸高3100元/吨。但10月中旬后,市场多空博弈增强,制粉终端消费整体疲软,储备轮入收尾,玉米行情持续走弱,市场“空头”逐渐占据优势,加之中俄粮食贸易合作大单消息传导,国内小麦价格出现持续下跌行情,部分企业收购价跌破3000元/吨,多家企业发布停收消息。到10月末,市场购销博弈逐渐回归理性,麦价区间小幅波动,但市场信心恢复仍需利好支撑。
监测显示,截至10月末,华北黄淮主流粉企小麦收购价维持在3000元/吨左右。其中,河北石家庄普通小麦进厂均价为3010元/吨,较月初下跌30元/吨;山东济南为3010元/吨,下跌40元/吨;河南郑州为3020元/吨,与月初持平;商丘为3000元/吨,下跌30元/吨;江苏徐州为3020元/吨,下跌30元/吨;安徽宿州为3040元/吨,下跌10元/吨。
面粉麸皮情况
双节过后,终端消费趋弱,加之麦价波动频繁,经销商采购心态谨慎,面粉价格稳中偏弱运行。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监测数据显示,截止到11月1日,产区调查企业开工率46%,较月初下降4个百分点。开机率走低,粉企盈利下降,为刺激走货,多数企业主动调整面粉出厂价格。监测显示,到10月末,华北主要粉企面粉出厂价格较月初普遍下调20元/吨左右。其中,河北石家庄粉厂面粉出厂价为3460元/吨,较月初下跌20元/吨;山东济南为3460元/吨,下跌20元/吨;河南郑州为3490元/吨,下跌20元/吨;商丘为3350元/吨,下跌30元/吨;江苏徐州为3440元/吨,下跌20元/吨;安徽宿州为3460元/吨,下跌20元/吨。
10月以来,玉米价格持续下跌,饲料养殖企业加大玉米采购使用,利空麸皮行情走势。但由于粉企开机率偏低,使得麸皮供给下降,麸皮价格稳中互有涨跌。检测显示,截至10月31日,河北石家庄麸皮出厂价为1840元/吨,较月初下跌50元/吨;山东济南为1900元/吨,上涨30元/吨;河南郑州为1960元/吨,上涨10元/吨;商丘为1840元/吨,下跌100元/吨;江苏徐州为1920元/吨,与月初持平;安徽宿州为1930元/吨,与月初持平。
后市预测
秋粮大量上市、玉米价格持续下跌,与小麦之间的价差继续加大,小麦饲用性价优势不存,市场定价权重回面粉企业主导。当前粉企小麦库存充足,加之终端消费低迷,制粉开机偏低,市场各方对小麦后市预期普遍谨慎,行情上行阻力较大。同时,秋粮收购进入旺季,贸易商加大玉米收购,小麦销售力度下降,对小麦行情形成支撑。综合看,预计11月小麦市场运行下有支撑、上有阻力,价格或将维持在当前区间呈窄幅波动走势。
(作者:河南省粮食交易物流市场信息部 王喆)